發表文章

太晚吃晚餐,會容易變胖,對心臟也不好

圖片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太晚吃晚餐(或睡前吃很多東西),會容易變胖,也會有比較高機率得到心臟疾病。 研究人員讓一群受測者,分別嘗試兩種進食時間。 第一種進食時間,是從早上八點到晚上七點,用餐三次,吃兩次點心。 第二種進食時間,是從中午十二點,到晚上十一點,一樣用餐三次,吃兩次點心。 受測者睡眠時間保持一致,都是從晚上十一點到早上九點。 每一種進食模式,都會持續八週,然後測量一些基本生理資訊。 比照兩種進食模式的資訊後,研究人員發現,晚上七點以後進餐,會比較容易導致體重增加,以及胰島素、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這些效果加總起來,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者發現,太晚進食會減少脂肪的代謝,血糖與胰島素會增加。 較早進食的人容易有飽足感,太晚進食的人容易餓,然後又吃更多。 有些研究認為,比起早上進食,晚間進食激起的飢餓感高出兩倍。 另一個類似的研究則發現,太晚進食除了會增加飢餓感,也會增加對澱粉類食物和肉類的渴望。 太晚進食的人,「飢餓激素」會增加,「飽足激素」會減少,然後就更容易餓、更容易吃更多。 研究發現,「晚進食」使參與者清醒16小時內的「飽足激素」水準下降了16%。此外,「晚進食」使「飢餓激素」與「飽足激素」的比例增加了34%,這與飢餓感相關。 晚進食的參與者能量消耗顯著降低,24小時內的平均核心體溫也顯著降低。 還有一個理論是:進食、消化,會讓身體機能忙著分解這些食物,就沒辦法好好做一些細胞再生與修復的工作。 所以啦,怕胖、或覺得自己太胖的人,最好是想辦法戒掉太晚吃飯、太晚吃宵夜的習慣。

長期壓力如何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從醫學研究談起

圖片
長期壓力可能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長期壓力也可能惡化失眠、憂鬱與焦慮症狀。目前醫學界的理解,偏向於「壓力反應會激化  HPA   軸,引發大腦『發炎』(inflammation)反應,最終造成長期的症狀」。 所謂的HPA軸,就是下視丘(H)、腦下垂體(P)以及腎上腺(A),壓力反應會透過下視丘、腦下垂體,刺激分泌腎上腺素以及可體松(cortisol)來抗壓。遇到急性壓力,比如要打鬥或逃跑,我們的腎上腺素會快速分泌,逃離險境後會緩和下來休息。 但如果我們遇到的是長時間的精神壓力、心理折磨,下視丘應該休息時無法休息,最後可能會破壞「戰鬥、逃跑後休息」的自然機轉,腦袋可能會一直煩惱、一直想,陷入慢性壓力反應會讓腎上腺素持續分泌不停,有科學證據證明這最後會導致海馬迴萎縮、神經突觸功能失調、以及神經發炎反應。這些生理機制,短期來說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長期來說甚至有可能讓失智症更容易出現。 長期壓力損毀HPA軸的功能,不止會惡化精神症狀,最後也會影響代謝功能與免疫。有長期壓力的人,如果運動量不足、睡眠與休息時間不夠,最後有可能感覺自己全身是病,很多地方不對勁,但去檢查又找不出問題,最後只好說自己是「自律神經失調」了。 最近一些醫學研究認為,下視丘的「微發炎反應」,跟人類的老化有關。下視丘可說是大腦裡調控生物許多生理機轉的總司令,長期壓力會破壞下視丘的作用。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長期壓力也會惡化糖尿病、高血壓、以及許多自體免疫疾病。我們所認知的自律神經失調,往往只是個開始而已。 減輕壓力、一定要睡飽,這是改善自律神經失調、以及降低日後慢性病發生率的根本方法。當然,多數人無法完全避免壓力,但可以防止壓力變得無法承受。以下是一些每日減輕壓力的策略: 嘗試放鬆活動,如冥想、瑜伽、呼吸練習和肌肉放鬆。 保持健康飲食、定期運動,並確保充足睡眠。 保持積極的心態,並練習感恩。 接受無法控制一切的現實,學會放下對無法改變的事情的焦慮。 在過於繁忙或壓力過大時,學會對額外的責任說“不”。 慎選朋友,多跟那些讓你平靜、快樂、提供情感支持,可協助解決實際問題的人來往。 但,如果做了許多努力後,還是沒辦法改善怎麼辦?也有可能,你知道怎麼做比較好,但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時,拿起健保卡,來看精神科醫師,還是最直接的方法了。

學術界怎麼看自律神經失調?從陳嘉新所長的研究論文談起

圖片
 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這篇文章,我們將從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所長陳嘉新醫師的論文,摘要、整理,來讓大家知道學術界對「自律神經失調」的看法。 自律神經失調:無法解釋的身體症狀背後的真相 「自律神經失調」在台灣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是在醫學無法解釋的身體症狀方面。這些症狀被稱為「無法解釋的醫學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失眠、胸悶、心悸、莫名的酸麻、緊繃等身體症狀,讓患者感到痛苦,但現代醫學無法給出明確診斷,去醫院做檢查也找不出什麼明確的並因。「自律神經失調」這個名稱提供了一個相對簡單的解釋,但它背後的真相與挑戰值得深入探討。 「自律神經失調」與無法解釋的症狀 「無法解釋的醫學症狀」是許多患者和醫生的共同難題。這些症狀持續存在,但各種檢查卻無法找出明確的病理原因。由於無法找到具體病因,許患者常被認為是「心病」或「想太多」,即與心理或情緒有關,而非身體疾病。 在台灣,「自律神經失調」這個術語逐漸成為一種通用的解釋。以前可能叫做「腦神經衰弱」,現在通稱「自律神經系統」,顯得更有些科學依據。「自律神經系統」控制著人體的許多重要功能,如心跳、血壓、呼吸等,而當這些功能出現紊亂時,患者可能會感受到各種身體不適。因此,「自律神經失調」成為解釋這些模糊症狀的習慣用語,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對此有一定的認同。 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字面上指的是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自律神經系統包括兩個子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其功能通常是拮抗性的。例如,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會導致心跳加快和血壓升高,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則會導致血壓降低和心跳減緩。自律神經系統支配著主要器官,包括心臟、肺、血管、腸道、皮膚和生殖器官,因此其功能障礙可能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全身性和身體症狀。全身性症状包括焦慮感、不安、無法集中注意力和記憶力差。身體症狀通常涉及多個器官和系統,其中包括頭痛、耳鳴、口乾、呼吸急促、心悸、胸悶、噁心、胃痙攣、腹脹、便秘、消化不良、尿頻、各種疼痛、手腳心出汗和食慾變化。 醫生與患者對「自律神經失調」的不同看法 雖然醫生和患者都同意「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描述身體症狀的方式,但雙方對這個名稱的理解和接受度存在差異。對於許多醫生來說,「自律神經失調」是一個方便的溝通工具。它讓醫生可以在不直接說明病患可能有心理問題的情況下,為患者提供一個「病因」。例如,精神科...

長期失眠造成未來的死亡率增加,有些研究這麼說

圖片
 我常跟病人說,睡眠很重要,不管今天來看什麼問題,一定要先睡飽。如果沒睡飽,許多藥物的藥效也會發揮不出來。 「睡眠」對人類的大腦或身體器官,都是關鍵的調節機制。長期睡不好,會增加身體器官出問題的機率。人的身體健康,是有多種因素在交錯決定。運動可以改善身體健康,長期失眠會損害身體健康,中年時沒有注意,年老時就得承受。 有許多研究發現,長期失眠跟日後的癌症、心血管疾病、三高疾病、失智症、精神疾病高度相關。既然長期失眠會惡化許多身體機能,最後也很自然會讓總死亡率增加。 以下整理一些這十幾年來「失眠與死亡率」相關的研究: 澳洲一個針對65歲以上老人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嚴重的失眠症狀,跟較高的死亡率高度相關。 美國賓州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持續超過一年的失眠,在有慢性病的男性發現,與較高的死亡率高度相關。 一個美國的大型研究發現,超過60歲男性,與小於60歲女性,長期失眠跟與死亡率上升高度相關。 有一個長期監測38年的研究發現,「持續失眠」與未來的高死亡率高度相關,而且是以心血管問題為主。「間歇失眠」則不影響死亡風險。 挪威的長期研究發現,「失眠」與「三倍死亡風險」高度相關,男性又比女性明顯。 多數的長期追蹤研究都告訴我們,長期失眠真的會影響器官機能。所以,如果睡得好、睡得飽,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課題,每個人都需要去重視。

安眠藥會造成失智症?這是媒體跟網路渲染了

圖片
常有病人會問說,陳醫師我看網路上講說安眠藥會導致失智症,很擔心。 通常我會跟病人說:這些藥物,歐美國家一定是比台灣人更早好幾年吃到,而且歐美國家成年人有吃精神科藥物的比例,可能比台灣還高。如果藥物有這種後遺症,歐美國家怎麼還會敢吃呢?  有時我會進一步說:許多人不知道,得到失智症,壽命會縮短。同樣65歲的人,已經罹患失智症的人,平均餘命會比沒有失智症的人少了好幾年。如果吃安眠藥會導致失智症,我們應該會看到西方國家的平均死亡年齡下降。但現實上多數歐美國家跟日本的平均餘命都還在漸漸增加。 為什麼台灣媒體會渲染「安眠藥造成失智症」這件事情?在大學與大醫院裡面,要升遷就要不斷發表研究論文。用台灣的健保資料庫跑統計,是快速量產論文的好方法。但「跑統計」做出來的是「相關性」,有可能在失智症症狀剛出現、症狀還不明顯時,病人就已經先出現「失眠」,先找醫師開了安眠藥。(失眠是失智症的前驅症狀之一,在症狀嚴重到讓家屬帶去醫院診斷失智症之前,有蠻高比例病人已經先出現失眠症狀) 於是在資料庫裡就變成:這個病人吃了安眠藥幾個月後或幾年後就被診斷失智症。但這只是「相關性」,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如果病人是先罹患失智症,才開始吃安眠藥,從健保資料庫裡我們無法分辨。 這種跑健保資料庫的研究,雖然可以提醒我們一些研究方向,但學術上的重要性並不高。任何熟悉統計軟體的博士生,都可以不斷跑統計,看看能跑出什麼「相關性」,然後來寫研究論文。在研究論文裡,一定會強調這只是「相關性」,不是「因果關係」,但台灣某些媒體為了吸引讀者,也不會管那麼多,就用吸睛的標題,吸引讀者來點擊,但這同時也就會造成病人的恐慌。 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安眠藥當然也有副作用,如果可以靠自己入睡,也沒有誰想要吃安眠藥。但長期失眠對身體健康不好,慢性病、癌症、總死亡率都會增加,有些人靠喝酒入睡那更不好。服用藥物是個快速有效的方法,我會建議病人先好好睡一陣子後,再嘗試漸漸減藥。 失智症跟遺傳體質有點關係,但盡量過健康生活、減輕壓力、要睡飽,也可以降低失智症的發生率。如果你現在在服用安眠藥,要避免越吃越重,也可以嘗試漸漸減輕藥量。但至少不需要過於擔心「服用安眠藥會造成失智症」。

失眠與失智症:可能很有關係

圖片
  誰容易得到失智症?「基因」佔了一小部份的原因,但也有其他種種因素,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或提早出現失智症的徵兆。 「長期失眠」,就是現在許多研究發現,跟「失智症」高度相關的原因之一。 我找了最近發表的一些重要研究,整理一下「長期失眠」跟「失智症」的關係: 一、深層睡眠很重要 有研究說,六十歲以上的人,深層睡眠每減少1%,失智症風險增加27%。研究者先針對一群老人,追蹤大約五年間深層睡眠減少的程度,然後又繼續追蹤十幾年,看他們失智症的發病狀況。然後發現,深層睡眠減少的人,失智症發生率顯著增加。 二、睡眠少於六小時,認知障礙比率會增加 第二個研究發現,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的人,失智症發生率會增加。這研究裡的成人受測者,除了自述的睡眠狀態外,還會在睡眠中心睡一晚,由儀器測量真實的睡眠狀態。 研究者發現,長期睡不好、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的人,認知功能出現問題的比率,是正常睡眠的人的兩倍。 類似研究也發現,長期不好的睡眠會增加一系列慢性健康問題的風險,包括心臟病、肥胖和抑鬱症,最後會更容易導致中風與失智。 還有個研究認為,每晚睡眠少於五小時的個體,患失智症和死亡的可能性是每晚睡六到八小時的人的兩倍 三、良好的睡眠可以協助減少跟失智症有關的蛋白質 失智症患者的大腦會出現許多異常的蛋白質,原本科學家認為這些蛋白質是失智症的病因,但後來發現能清除這些蛋白質的藥物,並無法改善失智症。現在多數學者認為,這些蛋白質是失智症疾病過程的「產物」,跟失智症有關,但並非病因。 第三個研究發現,睡眠時間過短,會讓這些跟失智症有關的蛋白質增加。 四、安眠藥可以減少這些跟失智症相關的蛋白質 第四個研究發現,服用某些安眠藥,可以讓這些失智症相關的蛋白質減少。 這些藥物可以直接減少失智症相關蛋白質嗎?還是因為改善睡眠,所以讓失智症相關蛋白質減少? 這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研究。 五、中年時期睡眠不足,會增加老年時的失智症 有一些從中年開始長期追蹤的研究,現在也揭曉了:中年時因為工作、因為要照顧小孩或老人、因為壓力過度焦慮與擔憂、因為心情低落或種種原因,如果長期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老年發生失智症的機率增加。 這研究追蹤了三十年,每隔幾年就追蹤受測者的睡眠狀況與健康狀況。結果發現,長期失眠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高出30%。 小結論:睡眠很重要 雖然還沒有很確定的科學研究,能證實長期失眠會引發失智症,但有...

怎麼喝酒才算「飲酒過量」,可能會傷害大腦細胞?

圖片
  有一些研究認為,就算每天只有喝一些些酒,但只要是長期持續性的飲酒,對大腦、對身體就一定會有一些傷害。 不過,喝酒還是有一些正面效果,比如心情變好、促進社交、讓一群人更快變成朋友。所以,適量飲酒,有可能有利有弊。但一旦飲酒過量,那可就會「利大於弊」,壞處遠多於好處了。 有個追蹤三十年的英國研究,認為適量飲酒也會造成大腦萎縮。希望老公年老後痴痴呆呆早日進安養院的老婆可以準備囉,每天一罐大罐啤酒可幫助妳早日達成願望,然後還可以讓老公喝酒喝得很高興。 這五百五十位愛喝酒的英國成年人是從一九八五年開始追蹤,持續記錄每星期的飲酒量以及大腦認知功能,以及最後來個多模態的大腦核磁共振檢查(multimodal brain MRI)。 研究開始時,這群人平均四十三歲,都沒有嚴重到酒精依賴,若發現有腦部疾病就排除在研究之外。三十年後發現,長期大量飲酒的人,可發現海馬迴變小。 研究發現,即使是「適量飲酒」,也可觀察到統計上有顯著意義的腦部變化。這裡的「適量」,是指一星期喝了十四到二十一「單位」。「一單位」約等於八公克或10cc的酒精。十四單位等於5%啤酒2800cc。也就是說,如果每天喝啤酒400cc,長期下來就可能會造成大腦的傷害。 長期飲酒對大腦的傷害,還包括胼胝體微細結構異常、大腦灰質密度降低、白質微細結構整合度變差、語言流暢度的快速降低。如果不想面對這結果該怎麼辦?那就少喝一些吧。研究者發現,如果每星期飲酒量少於「七單位」,就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但少量喝酒的人,並沒有發現任何益處。過去有些研究認為少量飲酒對大腦有保護作用,這可能是因為少量飲酒的人有相對較好的社會階層與智商。 如果要講個比較具體的建議,那就是:如果你覺得喝酒對你有許多正面意義,那就請限制在一天一瓶/罐350cc 左右的啤酒,或相等酒精量的紅酒、威士忌,而且避免每天連續喝。這是給男士的建議量,如果是女生,最好再減少一些。 現代人常有入睡問題,常在酒精與鎮靜安眠藥做選擇。長期大量飲酒對大腦、肝臟、身體各器官的負面影響,已經有數不清的研究證實。如果節制喝酒,靠鎮靜安眠藥入睡,會比較好嗎?我們很難要求一群人每天固定服用同一種鎮靜安眠藥三十年來讓研究者追蹤,然後跟每天喝500cc啤酒的人來比較。長期失眠對身心健康的影響也很大,如果我們要減少長期服用鎮靜安眠藥物的副作用,盡可能減輕藥量,不要越吃越重、不要害怕偶爾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