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可能可以改善耳鳴的飲食

耳鳴是個很難確定原因、很難治療的疾病。這也因此產生了一些「耳鳴名醫」,吸引遠地病患看診。不過,現實上也沒什麼正派的醫師,會去宣傳「包醫耳鳴」。 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全球成人耳鳴的綜合盛行率約為14.4%,兒童與青少年則約為13.6%。耳鳴的高盛行率及其對生活與心理健康的重大影響,常伴隨困擾、憂鬱、焦慮、壓力,甚至在嚴重情況下出現自殺傾向,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耳鳴的成因沒有定論,有學者認為,耳鳴可能與內耳的神經功能障礙或循環問題、中樞聽覺通路的異常神經元活動、以及非聽覺腦區(如前腦島、前扣帶皮質與丘腦)的不規則活化有關。我常跟病人說,從中耳、內耳、聽覺神經到聽覺大腦皮質,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以造成耳鳴。 有些病人在醫院檢查不出什麼問題,吃了各科的藥物也不見效,耳鳴還是出現,有點干擾,最後跑來找我。我也都很實際地說:睡飽、心情好可以改善耳鳴,精神科的藥物可以幫助睡眠、心情好,有時可以間接改善耳鳴。你也還可以多運動,效果可能更好。但藥物或許多多少少有些副作用,你自己判斷要不要繼續吃藥。 最近有個研究發表,認為有一些食物有機會改善耳鳴,在此介紹一下,讓耳鳴患者再多一些希望。 研究採用系統性綜述與統合分析,涵蓋了8項觀察性研究(總計301,533名參與者),結果發現,增加水果、膳食纖維、乳製品與咖啡因的攝取,與耳鳴發生風險降低有關: 水果攝取可降低35.1%的耳鳴風險(20.7%–46.8%); 膳食纖維降低9.2%(1%–14.9%); 乳製品降低17.3%(10.8%–23.4%); 咖啡因降低10.2%(6.5%–13.8%)。 咖啡因與耳鳴的關係一直存在爭議。研究結果顯示,咖啡因可能對降低耳鳴風險有正面作用,但也有學者認為耳鳴患者常有失眠問題,咖啡因反而可能加重症狀。也有學者認為,咖啡因透過「非選擇性腺苷受體拮抗」、促進多巴胺釋放、「抑制乙醯膽鹼酯酶活性」,及刺激交感神經,可能與降低耳鳴風險有關。 有學者認為,水果和膳食纖維可改善胰島素敏感度,而高胰島素血症可能擾亂內耳環境,增加耳鳴風險。此外,纖維與乳製品也有助於改善血管功能,促進耳蝸血流,降低耳蝸損傷與耳鳴風險。 水果中的抗氧化物與營養素,還能改善血管功能, 促進內耳的血液循環 ,減少因微循環障礙導致的聽覺損傷。纖維與乳製品也可能有類似作用,有助維持耳朵內部血流穩定。 研究者發現...